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场动态 · 详情
《从野性到感性:山鹰观鸟记》——如诗如画的文字,引人入胜的鸟类世界。

发布时间:2018-08-09 13:20:52     发布者:科学编辑部    阅读数次:2272


       早在一千多年前,五代宫廷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以朴质简逸的风格、用举世无双的工笔描绘了精彩绝伦的《写生珍禽图》,其工细传神的程度几乎达到现代摄影技术的写实效果。而在近一千年前,宋徽宗赵佶以高超的写实技法,在《芙蓉锦鸡图》上准确表现锦鸡刚刚落在芙蓉上的那种摇曳的动感瞬间,力量动感都凝固在其中。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左)和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右)(图片来自中国美术馆官网www.namoc.org
       如今,资深观鸟者和环境教育者朱敬恩(山鹰)以如诗如画般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同样引人入胜的鸟类世界。                                  
作者简介
       朱敬恩:自然名“山鹰”,厦门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资深观鸟者和环境教育践行者。厦门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福建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厦门电视台和厦门电台特邀新闻评论员。荣获科技部颁发的全国首批“优秀科普使者”称号、中国首届科普讲解大赛现场“最佳人气奖”。多次担任全国性观鸟比赛评委,并在全国进行过数十场科普讲座。在《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知识就是力量》《旅游》等杂志发表了多篇作品,网文《山鹰的自然行记》深受观鸟爱好者喜爱,并被很多老师指定为课外阅读内容。
内容提要
       观鸟是走进自然之门的钥匙,自然是抚慰人类心灵的良方。本书是资深观鸟者和环境教育者朱敬恩博士(山鹰)的野外日记选编。从观鸟到观自然,再到探讨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渊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和动人的笔触不仅为读者呈现一个野性十足的鸟类世界,还精心勾勒出一个充满情感启迪的感性天地。这是一部对自然及生灵充满爱、妙趣横生的自然笔记,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本书共分“城市观鸟”“深山相逢”“湖海听翼”“旷野对视”四个篇章。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观鸟体验,带来不同的人生感悟。读者跟随作者“上山下海”,将收获对泰戈尔名句“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的深刻理解。
推荐语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在作者优美、恬静的笔下,你仿佛能亲临自然与生命之美境,感悟人生之真谛,进而放飞心情。”
       —— 周忠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

 
精彩摘录
       当身处繁华都市时:“窗外有树,飞鸟自来。”作者认为:“这屋子有很多墙,墙内是我的家。这屋外有很多树······它们是鸟儿的家,而且只是一小部分的家。鸟儿的家比我们的大,因为,它们的心比我们的小。”“喜欢站在树顶的白头鹎是常客,橄榄绿的色彩谈不上漂亮却很耐看,叫声谈不上悦耳却也还入耳。红耳鹎也爱来,而它是歌唱好手,细细聆听,不亚于‘清泉石上流’。听一会儿,更是满耳清爽、心下澄明。”
                                         白头鹎(林子大了摄)
       森林是众多鸟类的家园,无论是巍峨的雪山还是低缓的丘陵地带,森林都赋予群山最美丽的衣衫。山鹰深山觅鸟,众多美丽的生灵尽收眼底。
       其中,在台湾雪山邂逅黑长尾雉(帝雉),只见它“紫衣如墨,仰脖挺胸,眼周红若血色朝阳,眸藏繁星,犀利的眼神左蔑右扫,长尾如佩剑悬腰,气宇轩昂果真一派帝王风范”。山鹰“怎么可能舍弃这渴望与更多的鸟儿眼神碰触的贪婪呢?每一次意外又必然的相逢,都是那么令人愉悦。转角遇到鸟,转角遇到爱……”

                                        黑长尾雉雄鸟
       作者还用文字陪同读者在田野、草原、高山草甸、荒漠、沙漠等旷野环境下的观鸟记录:“人的路,起点在脚下,而方向,在心里”“游客向左,我们向右。”“时间总是伴着我的脚步流淌,它是我孤独的、同时也是最好的朋友。”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鸟,其乐融融又疑问重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会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一切,就等待你打开本书,为自己开启一个新的世界。

                                                
                                                                                                                                     科学编辑部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