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舌诊客观化、标准化研究为主线,系统介绍了舌诊的理论源流、舌诊术语标准化研究、舌象形成机制研究、舌诊客观化研究及常见病证舌诊特征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基于历代文献,叙述了舌诊的历史发展源流,并对中国古代重要医学典籍,如《黄帝内经》《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等记载的舌诊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舌诊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结合现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从细胞因子、细胞凋亡、口腔局部环境及组学等方面探讨了舌象形成机制;阐述了基于图像处理、传感器、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等理论和技术的舌象特征参数提取和分类识别,以及舌诊仪的研发及其在不同病证的临床应用和验证;介绍了物联网e+时代舌诊研究在医疗中的应用发展趋势等。
本书重点介绍了舌诊客观化研究,特别是舌色、苔色、舌形、苔质参数的提取、分类识别和临床常见病证的舌诊特征,以及结合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研制舌诊系统等内容,体现了舌诊发展的与时俱进,对促进舌诊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章舌诊的理论溯源1
第一节舌诊的历史源流1
一、 舌诊的萌芽2
二、 舌诊理论的形成2
三、 舌诊的发展及升华3
四、 舌诊的鼎盛5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舌诊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6
第二节舌诊的古代文献记载7
一、 《黄帝内经》舌诊理论及察舌辨病证分析7
二、 《敖氏伤寒金镜录》中常见舌象论述13
三、 《伤寒舌鉴》中常见舌象论述19
第三节舌的形态结构29
第四节望舌的原理31
一、 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31
二、 舌与气血津液的关系33
第二章中医舌诊术语规范化研究35
一、 术语规范化研究的方法35
二、 中医舌诊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进展40
第三章中医舌诊的现代化研究46
第一节舌象形成机制研究46
一、 舌象形成的中医理论46
二、 舌象形成的西医理论47
第二节中医舌诊细胞生物学研究54
一、 舌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54
二、 舌的微循环特征研究55
三、 舌脱落细胞研究58
第三节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63
一、 舌诊客观化研究现状63
二、 舌诊仪研究65
三、 舌诊的计算机图像处理73
第四章舌诊的临床应用研究123
第一节健康人及亚健康人群的舌象特征研究123
一、 正常舌象及生理变异研究123
二、 亚健康人群舌象研究125
三、 小儿舌诊研究127
第二节中医临床常见病证的舌象特征研究131
一、 心系疾病及其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研究131
二、 肺系疾病及其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研究147
三、 脾系疾病及其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研究152
四、 肝系疾病及其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研究157
五、 肾系疾病及其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研究161
六、 其他病证的舌象特征研究166
第三节舌诊对临床疾病预警的意义172
一、 中医舌象检测与疾病预警172
二、 糖尿病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176
三、 肿瘤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182
第四节临床专家的舌诊应用经验188
一、 恽铁樵(1878—1935)188
二、 钱远铭(1923—1999)189
三、 柴嵩岩(1929—)189
四、 隗继武(1936—)191
五、 陈家礼(1940—)191
六、 单兆伟(1940—)192
七、 曾升平(1945—)193
八、 陆小左(1951—)193
九、 亓鲁光(1951—)194
十、 仝小林(1956—)195
十一、 徐振晔(1960—)196
十二、 张福利(1962—)197
十三、 张永康(1963—)197
第五章物联网e+时代舌诊研究的发展趋势216
一、 物联网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216
二、 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舌诊系统研究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