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理发明》,八卷。清代黄元吉(济川)编,清道光活字印本,四册,半叶八行,行二十字,版心上方刻“医理发明”,上单黑鱼尾,四周双边。板框高十八点三厘米、宽十三厘米,四眼线装。以“心术人品医家根本”为首序。次为目録。次为张怀泗序,末署“文林郎晋阶儒林郎原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汉州讲道书院山长环甫张怀泗撰并书”。次为张怀泗序,末署“文林郎晋阶儒林郎原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汉州讲道书院山长抱阳友人张怀泗拜撰”。次以周鸣岐序,末署“儒林郎候选儒学正堂什邡方亭书院山长友生叶瑞周鸣岐拜”。次为郑心侨序,末署“什邡痒生年八十世兄郑心侨拜撰”。次为黄元吉自序。正文卷端为“医理发明卷之一”,钤有一朱文方印,因古籍破损,已无法辨识。
黄元吉,字济川,生卒年不详,四川彭门人。幼读儒书,因科考未遂而习岐黄,挟技游历吴、楚、燕、赵等十省,于楚最久,得李某传医,离家十八年后于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归里,此后在故里行医治病,为当地百姓称赞。
《医理发明》为黄元吉归乡后,于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所著,将其行医二十余年,参阅百家方论及己之阅历纂成。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对药性理论和辨证法则均提出了一些个人独特见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临床效验的综合性医书,对于了解清代各地治疗疾病的方法和特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卷一为脉诀,论脉主病、五脏、阴阳、男女、用药等基础理论,以及头痛、咳嗽等的证治;卷二论述吐血、下血,及胎儿、小儿诸疾的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治疗;卷三为头痛、疟疾、里热、表里、幼科医案七十七则;卷四列有腹痛、咳嗽、白带、气痛等医案九十九则;卷五论眼科、外科及医案;卷六论药性,载药三百余味;卷七为经验杂方用法;卷八为伤科穴道图及方剂。《医理发明》现存三种版本,分别为:清道光癸巳年(一八三三 )刻本;清光绪戊申年(一九〇八)刻本;清春林堂刻本。本次影印整理底本为清道光癸巳年(一八三三)刻本,即初刊于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版本。是书完整保存和反映了黄元吉刊刻《医理发明》时情景和概况,对该书的整理和影印,可了解清道光以前吴、楚、燕、赵等十省中医药的历史、组方原则、用药特点及药物种类和分布,具有重要文献价值。